當前位置:育文網>幼兒>育兒知識> 嬰幼兒育兒知識

嬰幼兒育兒知識

時間:2023-02-03 17:29:36 育兒知識 我要投稿

嬰幼兒育兒知識

嬰幼兒育兒知識1

  (一)智力發展正常

嬰幼兒育兒知識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兒童與周圍環境取得平衡和協調的基本心理條件。

  為大家所公認的是,把智力看做是以思維力為核心,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等各種認識能力的總和。

  智力的高低是先天遺傳和后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二)情緒穩定,情緒反應適度

  情緒是一個人對客觀事物的內心體驗。它既是一種心理過程,又是心理活動賴以進行的背景。

  良好的情緒,反映了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活動的協調性,表示人的身心處于積極的平衡狀態。

  心理健康的兒童“身在福中知!,愉快、樂觀。當心里有了委屈、痛苦、挫折時,能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緒。

  (三)樂于與人交往,人際關系融洽

  兒童的人際關系雖然比較簡單,人際交往的技能也比較差,但是,心理健康的兒童樂于與人交往,也希望通過交往而獲得別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

  (四)行為統一和協調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思維變得有了條理,主動注意時間逐漸延長,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表達情感的方式日趨合理和成熟。

  (五)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個性的最核心、最本質的表現,它反映在對客觀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之中。

  心理健康的兒童,一般具有熱情、勇敢、自信、主動、誠實等性格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一個心理健康的兒童應該表現出:有充沛的精力;心情開朗、愉快,樂觀;態度積極主動;能與小朋友和睦相處,在集體中受到歡迎和信任;能較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沒有不良行為、不良習慣;注意力能集中;睡眠好。

嬰幼兒育兒知識2

  健康長壽與嬰幼兒時期的保健密切相關,猶如建造大廈一般,必須要有堅持的基礎,而嬰幼兒時期正是打基礎的階段,只有基礎堅實了,才能使一個人擁有健康的心態和優良的體質。因此,嬰幼兒時期的培養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心理上的培養

  現代研究顯示,心理因素對嬰幼兒的成長影響很大,對延緩衰老進程更為重要。沒有健康、堅強的'心理狀態,嬰幼兒要健康成長是不可想象的。醫學家指出:一切對人體不利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要算不良的心理狀態。由于人類疾病的發生和發展,65%-90%與心理因素有關。因此,從小培養健康心理,在人的一生中對預防疾病、保持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2、生活上的培養

  若想健康長壽,勢必從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怕若、不懶惰,從實際出發,建立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的規律,如按時起床、洗漱、健身、學習、進食、午睡等。

  3、科學的飲食營養

  眾所周知,肥胖是許多疾病的誘因,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然而肥胖源于嬰幼兒時期。因此,健康的飲食習慣,營養提供,必須從小培養。營養學家特別提醒某此溺愛子女的父母,別讓孩子經常過飽,營養過剩,否則發育快,長得胖,疾病多,壽命短。

  4、堅持健身鍛煉

  缺乏鍛煉,結果只能導致嬰幼兒體力低下。要讓孩子智力、體力全面發展,應多參加室外健身鍛煉,廣泛地接觸新鮮空氣、陽光和水,使全身肌肉充分活動,有助于增強神經系統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提高生命素質和抗病能力。

嬰幼兒育兒知識3

  3歲前大腦發育最快

  人們常常認為新生兒是無能的、被動的個體,F代科學研究證明:新生兒從出生之日起就具有主動探索外部世界的潛在能力,而且還具有相當驚人的反應和學習能力。馮德全說,人之初的基本難題(如學會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認識萬物、掌握語言、習得行為、學會審美等等)都是嬰幼兒時期解決的,正常的大腦發育在3歲以前最快。據介紹,孩子出生時腦重量為350-400克,此后腦重量快速增長,6個月時為出生時的大約2倍,占成人腦重的50%,而兒童體重要到10歲才達到成人的50%,嬰兒大腦發育大大超過了身體發育的速度。

  因此,嬰幼兒時期是心理發展和學習的關鍵期,年齡越小,發展越快,尤其在3歲以下。馮德全表示,人生下來就有很多潛能,如不給予豐富的環境刺激,使這些潛能發揮出來,其潛能就會消退,難以激發。例如先天性白內障失明的患兒,如果超過5歲做手術,就錯過視覺發育敏感期,雖然可獲得視力,剝奪性弱視的機會增多。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看到,一些體育、舞蹈、音樂等學校都是在娃娃中挑選苗子。

  心智培養不能生硬灌輸

  數千年來人們也總把教育與“傳道、授業、解惑”連在一起,認為教育就是上課,是大人講、孩子聽的說教和灌輸。馮德全分析說,這樣造成不少家庭陷入了早期教育的誤區:例如重知識傳授,輕心理發育;重智力開發,忽視性格培養;單純把希望寄托在幼兒園和學校,忽視家庭早教的極端重要性;只顧給孩子物質上的滿足,缺乏豐富的精神生活和廣泛興趣的培養;重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活動,忽視同齡人的游戲、自由交往和人際關系的融合;一味的“血緣愛”、“溺愛”、“賞識”而毫不懂得“教育愛”和“雙向愛”,還有人誤以為早期教育是小學課程的下放和提前……這樣就把早期教育的“經”念歪了。

  馮德全介紹早教的具體內容大致可以分為16個方面,從最初的胎教開始,到出生后,感官訓練;人際交往;體育運動;勞動制作;數形計算;觀察提問;語言發展;音樂舞蹈;繪畫造型;了解社會;認識自然;種植飼養;科學小實驗;集體生活與游戲,以及其他種種智力活動。

  當然專家提醒,我們也要看到,早期雖然重要,但不等于過了早期環境和教育就不重要了,只是強調如果發揮人的大腦的最大潛能,應特別注意3歲以前的.教育。

  寶寶發育3特點

  寶寶出生后的最初3年,生長發育速度最快,尤其是第一年。媽咪應該對寶寶身體各個部位的生長發育指標經常進行一下“盤點”,這樣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1.身體發育既有連續性又有階段性

  出生后寶寶的身高和體重一直在增長,但在不同階段增長的速度也有不同。1歲內及青春期增長的速度最快,其他階段就慢一些了。

  2.生長速度從上到下由近到遠

  剛出生時頭部的長度是身高的1/4,軀干和四肢相對較短,因此,他們在身體發育成熟時頭部的長度只比原來增加1倍,軀干的長度卻比原來增加2倍,上肢增加3倍,下肢增加4倍。

  3.身體各個系統的器官發育不均衡

  從一出生寶寶的神經系統就飛速發育,特別是大腦,因此各種生理機能、語言和動作發育較快;相對而言,生殖系統的發育較為緩慢,只是在青春期前才開始迅速發育;心臟、肺臟、肌肉及骨骼的發育速度與體重、身高較為接近。

  母乳喂養有益寶寶智力發育

  嬰兒智力發育受多種因素影響,胎齡18周至出生后2周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刻,而最關鍵時刻是懷孕后期3個月至生后6個月(主要是哺乳期);嬰兒期是整個兒童期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故保證此期的營養供給是相當重要的,而此期最有利于嬰兒腦細胞發育的食品是母乳。

  母乳中蛋白質主要是乳清蛋白、酪蛋白等,其中以乳清蛋白含量最高。喂養實驗表明,乳清蛋白更容易被寶寶消化和吸收,讓寶寶保持良好的食欲,從而促進體格健康成長。乳清蛋白中含有的色氨酸,是調節嬰兒睡眠、情緒的重要營養元素;同時,乳清蛋白的耐受性讓寶寶不易哭鬧,有助于培養良好的情緒,幫助寶寶行為發育。

  通過喂乳,母親可對嬰兒進行啟蒙教育,促進嬰兒智力發育,而且哺乳時母子間的皮膚接觸、目光交流、愛撫及哺乳前后語言和感情交流,都有利于嬰兒感知覺的發育。

  故生后母乳喂養(至少生后6個月內)有利于嬰兒腦細胞發育,有利于嬰兒智力發育

嬰幼兒育兒知識4

  幼兒育兒知識:新生兒需要重點呵護的八大身體部位

  家中有寶寶出生,全家人都欣喜萬分,看著寶寶可愛的小臉蛋,父母們疼愛不已。不過很多新手爸媽卻對如何照顧新生兒一知半解,尤其是看到新生兒軟軟的身體,更是不知道應從哪步開始著手。今天,專家為新手爸媽們講解關于新生兒的需要重點呵護的八大身體部位。

  一、 囟門

  囟門分為前囟門與后囟門。前囟門一般會在寶寶一歲半以前閉合,后囟門會在寶寶出生后的三個月閉合。囟門為頭部還沒長合的頭骨中間的部位,可以看到類似于脈搏一樣的一跳一跳的。新手爸媽們都會避免觸碰這個部位,但其實不需要過度緊張。囟門上會自帶一層很厚的保護膜,不要因為害怕傷害囟門而避免給寶寶洗頭。

  二、頭垢

  新生兒一般頭皮上都會有一層黃褐色的頭垢,新手爸媽們可以用植物油或者嬰兒油涂抹在頭垢上,等待頭垢軟化后自然脫落即可。千萬不要用手直接去摳,會傷害到寶寶的。

  三、眼睛

  新生兒的眼睛保護很重要。媽媽們可以在清晨寶寶睡醒后用紙毛巾輕輕將寶寶的眼屎擦掉。由于新生兒哭泣的次數會很多,每次寶寶哭完媽媽們也要用毛巾或者紗布對寶寶眼角進行擦拭,避免寶寶眼淚浸紅皮膚。

  四、鼻子

  新生兒的鼻粘膜非常脆弱,因此媽媽們只需要清潔寶寶鼻孔周圍可以看到的污垢就可以了,避免觸碰鼻壁引發炎癥。

  五、耳朵

  新生兒的耳朵里容易產生污垢,媽媽們為寶寶清潔的時候一定要輕柔,因為寶寶耳朵很軟,用力過大會傷害寶寶的`皮膚。媽媽們可以在寶寶洗完澡后,用濕毛巾或者棉簽將耳朵里的污垢取出。并且要注意,只需要清潔耳眼即可,媽媽們不要將棉簽深入到寶寶耳洞里,避免傷害外耳道。同時,寶寶的耳背與耳廓里也會容易囤積污垢,媽媽們也要及時清潔。

  六、臍帶

  新生兒的臍帶部位要保持干燥。在寶寶洗澡的時候,媽媽們要避免寶寶在澡盆中呆太久,以免臍帶部位被浸濕。洗澡后需要用碘酒或者酒精給寶寶臍帶處消毒。如果媽媽們發現寶寶臍帶處出現紅腫或者有滲水的情況,就意味著臍帶感染了,要馬上去醫院就醫。

  七、生殖器

  男寶寶的陰經下面、睪丸內側及褶皺處最容易產生污垢,媽媽們清潔時要注意這些部位。

  女寶寶的陰道由于與肛門距離很近,很容易會接觸到糞便的細菌,為女寶寶清潔時要從前向后擦。

  八、臀部

  新生兒的臀部護理很重要,媽媽們可以用尿布與紙尿褲接替使用。在夏季和白天多用尿布,夜晚可以選擇紙尿褲。在寶寶排便后要用柔膚巾及溫水為寶寶洗屁屁。并且要等寶寶的屁屁干爽后再套上尿布或者紙尿褲。

  新生兒護理要十分仔細與輕柔,寶寶幼嫩的皮膚可經受不住過于強硬的力度。因此,新手爸媽們要注意了。在寶寶降臨后,需要對寶寶的囟門、頭垢、眼睛、鼻子、耳朵、臍帶、生殖器以及臀部加以護理與保護。并且,新手爸媽們也應該及時學習育兒方面的知識,可以更加了解寶寶在不同年齡段的需求與發育情況,更好的為寶寶進行監測與照顧。

  幼兒育兒知識:新生兒身體四個部位

  新生兒往往并不好看,皺皺巴巴還有些發白的皮膚,大肚子,泡眼腫,甚至腦袋凹凸不平,但是研究表明,新生兒越丑,身體越健康!尤其是四個身體部位,寶媽,你有注意觀察嗎?

  一、鼻子大

  美國某高校研究發現,新生兒鼻子越大,抵御有害病菌的能力越強,并且吸入的灰塵等比其他孩子少。這是因為,鼻子的大小影響孩子的呼吸狀況,鼻翼寬、鼻梁高,孩子的呼吸器官發達,呼吸的空氣量大,降低出現氣短、胸悶的情況。

  二、耳朵大

  有些人感覺耳朵太大不精致,不好看,但是,嬰兒耳朵大,代表孩子耳道獲得的聲音清晰,降低因為衰老而失聰的幾率。生物醫學專家霍爾姆博士表示,理論上而言,外耳輪廓越大,人的聽力較好,因為收集聲波的面積大。

  三、大腿粗

  丹麥曾近做過一項為期十二年的研究,結果發現,大腿圍的長度可能和心肌重量成正比。而且,大腿的肉屬于保健肉,如果他們被破壞,那么,肥肉就會釋放出某些物質,影響心血管以及胰島素的功能。

  四、腳趾短

  腳趾越長,運動時所消耗的能量就會越多,同時增加肌肉的負荷,爆發力以及耐力都會被影響。腳趾短,可以把節約下來的能量提供給其他器官。

  所以各位寶媽,不要覺得新出生的寶寶長得不好看,他們反而更加健康。而且,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孩子的皮膚、五官等逐漸張開,寶寶會和剛剛出生時有很大的不同。記得觀察寶寶的四個部位,看看寶寶是不是更加強壯哦!

  嬰幼兒育兒知識:寶寶尿布的選擇和洗滌技巧

  寶寶剛剛出生的時候皮膚是非常嬌嫩的。一個不小心就會皮膚過敏,所以爸爸媽媽對于尿布的選擇是一定要注意的。好的尿布能夠讓寶寶覺得非常自在,同時也會更加安心睡覺。接下來就跟大家來講講怎么樣挑選尿布吧!

  寶寶尿布的選擇:

  1、尿布分紙尿布和棉尿布。

  紙尿布比以前的布的要方便很多、也能夠吸收更多的尿液;棉尿布透氣性好、并且非常經濟實惠。所以白天的時候最好是給孩子使用棉質尿布,晚上或是外出時可以給寶寶用紙尿布。這樣的使用方法對于寶寶來說是比較健康的,爸爸媽媽也能減輕負擔。

  2、尿布選用以舒適健康為原則。

  紙尿布最關鍵的問題就在于質量,棉尿布的話可以尋找一些舊棉布床單之類的來制作,布料最好是用淡一些的顏色,避免刺激寶寶皮膚。

  3、尿布尺寸要適當。

  紙尿褲在選擇的時候主要看一下寶寶的發育情況,它分小、中、大等型號,超市里面都是能夠買到的。紙尿布一定要適合寶寶的身體,一般以寶寶穿上,腰部能放入一指就差不多了,紙尿布高度不要過臍。棉尿布可裁成36厘米×36厘米, 36厘米×12厘米的長方形也是不錯的。

  寶寶尿布的洗滌技巧:

  寶寶皮膚很脆弱,棉尿布環保、透氣,耐用,這樣寶寶的皮膚就不會濕噠噠的了,家長都很喜歡使用。要是使用棉尿布的話一定是要洗干凈的,怎么樣清洗才能讓媽媽放心,適合寶寶使用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來將一下。

  1、第一是使用清水來洗尿布,糞便盡可能沖洗掉。

  2、把經過第一道工序的尿布浸入放有嬰兒專用洗滌液的溫水中,然后就像洗衣服一樣進行清洗。洗滌液要專門選擇,對寶寶的肌膚要沒有刺激性。如果用的是和家里洗衣服一樣的洗衣液的話,最好選擇中性的洗衣液,或堿性小的香皂、洗衣皂。

  3、加入熱水再把尿布洗一次,然后要在大太陽下暴曬。

  4、尿布變硬的話最好就不要用了,也可以采用柔順劑,但是千萬要漂洗干凈。

【嬰幼兒育兒知識】相關文章:

嬰幼兒育兒知識4篇02-04

育兒知識介紹嬰幼兒不能吃的5種食品11-25

育兒的知識11-17

夏季育兒知識01-29

夏季育兒知識04-15

寶寶育兒知識02-21

秋季育兒知識11-21

育兒知識心得11-22

育兒知識范文11-15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