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術教案范文匯總9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術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感受紅、黃、綠的色彩美。
2、樂意動手撕撕貼貼,體驗撕貼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太陽胸飾,長條色紙,圓形紙,背景圖,糨糊,《種太陽》的音樂。
三、活動過程:
。ㄒ唬╈柟虒t黃綠三色的認識。
1、教師扮太陽媽媽,幼兒扮太陽寶寶。請幼兒看看自己是什么顏色的寶寶?再看看同伴是什么顏色的?
2、請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寶寶分別站起來說一說自己是什么顏色。
3、太陽寶寶講故事后,提問:“還有什么東西是紅顏色的?還有什么是綠顏色的,黃顏色的?”
。ǘ┧嘿N太陽,體驗活動的樂趣。
1、師:我們再來做一些太陽寶寶和我們玩。教師出示做好的'范畫,集體學著做一做,教師示范講述,重點講述撕貼光芒!皟芍恍⌒▲B,一起來捉蟲,你捉一點點,我捉一點點,小蟲捉到了,大家真開心!奔w學撕,請幼兒上來撕。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
3、評價活動!澳阆矚g哪個太陽寶寶?”
。ㄈ⿴煟何覀円黄鸷吞枌殞殎硖鴤舞吧!走出教室。
活動反思:
新《綱要》中提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焙⒆犹焐褪菒塾螒虻,如果利用游戲情境來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讓他們在游戲情境中來體驗和享受自我創作的成果,無疑是最適合的。因此,我選擇了幼兒生活中都十分熟悉的“太陽”為題材,采用集體幫蛋糕盆打扮,巧妙制作成一個個太陽寶寶的形式為主線貫穿整個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操作,在操作后玩耍、再次游戲,體現了“玩中學”的教學理念。而紙又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接觸到的,根據小班幼兒喜歡撕紙的特點,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又滿足了他們的需要。
活動主要分為了三個環節:首先出示蛋糕盆,以魔術的方式變成太陽。再出示彩紙,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跟著秘訣學會撕紙。最后,讓幼兒在音樂中自由動手操作。
不足之處:
1、在導入部分太過僵硬了,孩子沒有被吸引住,變魔術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吸引孩子的過程。我想這還需要不斷經驗去累積。
2、在提出問題:“你能猜出光芒是由什么來做的嗎?”,沒有體現幼兒的主體性,只是我一個人在說。
3、在示范時,我想應該要把它全部貼滿,我說了要全部貼滿再那勾線筆畫眼睛,可是孩子們似乎沒有聽進去,有兩組的小朋友先拿好勾線筆了。
經過這次的活動,我發現我的不足遠遠勝過優點,我將繼續努力,改進我的方法、不足之處。
活動中幼兒自始至終都置身于游戲情境中,興致勃勃、大膽想象,積極創作。在與“太陽寶寶”玩的過程中,激發了他們無限的創作潛能,從孩子們完成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色彩斑斕的“太陽寶寶”正是他們愉悅情緒的充分體現,他們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折、剪等多種技能大膽想象設計出造型新穎的手提袋。
2、引導幼兒用學過的花紋或自己創作花紋裝飾手提袋,要求花紋勻稱、色彩鮮艷。
3、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物質:長方形白紙每人一張,彩筆,剪刀,膠棒,范樣。
知識:幼兒能夠掌握幾種裝飾性花紋,能夠使用剪刀。
活動重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設計出與眾不同的手提袋。
難點:幼兒裁剪的花紋要均勻,裝飾花紋要有連貫性。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范樣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出示范樣請幼兒觀察。老師做的手提袋有那幾種?它是怎么制作出來的?
二、展開
1、教師講解立體型手提袋的制作方法。
將正方形紙短邊對折兩次,在不開口的一方剪出一排花紋。將紙打開至短邊對折一次的狀態。將剪開的'小三角形向下翻折,涂上顏色。將對折的兩面粘貼起來,粘貼上把手。一個手提袋制作完。將制作好的手提袋再裝飾上漂亮的花紋。
2、幼兒園里要舉行手提袋制作大賽,你們想參加嗎?剛才陳老師教給小朋友們制作了一個立體的手提袋,你們也可也發揮想象力制作其他形式的手提袋。最后我們來評出射擊比賽的一、二、三等獎。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指導幼兒:(1)剪刀的安全使用。
。2)用剪刀剪的方向。
。3)提包兩面的粘貼和把手地粘貼。
4、作品將評。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到白板上。
。1)提包制作的完整性。
。2)美觀性。
對選出的設計師頒發獎品。
三、結束
1、幼兒收拾材料。
2、教師將優秀作品放到美術區展示。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出發,充分調動了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兩次操作,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孩子在活動中得到了樂趣和自信。
美術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綱要》在藝術教育領域中,強調幼兒接觸周圍環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引導幼兒感受到大環境中的美,加深幼兒對冬天的認識和了解,我們特組織開展了本次活動。畫面以幼兒暢想為主,教師通過引導,激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大班的幼兒已積累了較多的美術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我選擇了各種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欣賞作品來拓寬幼兒的創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抖臁肥谴蟀嗟谝粚W期結合季節特征的一個繪畫活動,要求幼兒應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表現自己對冬天的感受。
教學設計思路
1、在教學活動前,教師有意識地在日;顒又,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園舍、布局、日;顒拥,加深幼兒對幼兒園的印象。
2、準備豐富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創作,發揮創作的熱情。
3、運用正面的評價,鼓勵幼兒進行充分的自我表現,增強自信心。
活動目標:
1、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冬天的認識。
2、能按意愿獨自設計畫面,大膽作畫。
3、增強對冬季周圍事物關注。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重點:
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冬天的認識。
活動難點:
能畫出冬天里景物、人物的特征,色彩合適。
活動準備:
水彩筆、畫紙、范畫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引出主題。(指向目標1)
“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樣子的呢?”幼兒討論,教師簡單小結。
2、提出繪畫主題,引導幼兒思考。(指向目標2、3)
“今天我們要來畫一幅‘冬天’”,你會畫一些什么呢?”幼兒個別說一說,互相說一說。
3、提出作畫要求,幼兒自主作畫教師觀察引導。(指向目標1、2、3)
“請小朋友畫出景物、人物在冬天里的樣子,要讓別人一看就知道是冬天,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盡量不要和別人一樣!
4、幼兒作畫,教師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豐富畫面內容,涂上適當的色彩,進一步表現冬天特征。
5、活動結束:
。ㄖ赶蚰繕3)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或找一找自己喜歡的作品,說說原因。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裝飾鞋底花紋的活動,能用點、線、面設計鞋底花紋,體驗創作的喜悅。
2、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美。
3、感受色彩對比。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畫裝飾畫,體驗創作的喜悅。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帶一雙干凈的鞋子;視頻儀、電視機等;幼兒創作材料:鉛筆若干,畫好鞋樣的紙、彩色復印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觀察鞋底,引發興趣。
2、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和對稱美。
(1)幼兒觀察各自鞋底花紋,并且相互比一比,說說各自鞋底花紋有什么不一樣。
(2)請幾位幼兒說說自己鞋底花紋是什么樣的,有些什么圖案?(通過視頻儀展示給大家看)
(3)讓幼兒仔細看看自己兩個鞋底的花紋,講講有什么發現?引導幼兒感知鞋底花紋的對稱美。
3、設計鞋底花紋。
(1)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畫能讓兩只鞋底的花紋對稱。
(2)提示:將畫有鞋底的紙對折,中間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彩色復印紙,用鉛筆進行創作,就會出現花紋對稱的美麗的鞋底了。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進行創作。
4、展示、欣賞作品。
(1)幼兒欣賞同伴作品,并說說自己喜歡哪一種鞋底花紋。
(2)請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鞋底花紋,老師對每一幅作品都給予肯定。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后找爸爸媽媽鞋底的秘密。
2、在區域活動中開展“為爸爸媽媽設計鞋底花紋”的活動。
教學反思
中班初期的孩子畫裝飾畫很難,興趣不濃厚,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全新的活動產生了。我選擇了孩子們熟悉的物品——鞋子,讓孩子們給鞋底設計花紋,這樣的活動一呈現在孩子們面前,他們就充滿了欣喜和探索的興趣。在活動中,我充分發揮“幼幼互動”的作用,讓幼兒自主的和同伴交流,感知鞋底花紋的'多樣性,知道鞋底花紋有曲線、直線、圓形、點等,為創作活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我又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將點、線、面有機結合,構成美麗的圖案。在評價作品時,我讓孩子和老師一起帶著賞識的情緒觀賞同伴的作品,從中獲得更多的作畫經驗。通過延伸活動,孩子們感知到了更多的鞋底花紋,鞏固了對裝飾畫的認識,提高了對裝飾畫的興趣。但在這次活動中,由于老師的引導不夠,幼兒的合作意識不強,還需要多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練習搓、團、捏、壓扁等技能。
2、喜歡參加泥工活動。
活動過程:
1、小貓開了一家甜品店,請小朋友幫忙做甜甜圈。引發幼兒幫助小貓的愿望!靶∝堥_了一家甜甜圈商店,小動物們都非常喜歡,都來買,可是甜甜圈都不夠了,怎么辦呢?我們小朋友它吧!
2、出示范例,這就是小貓賣的甜甜圈,咱們一看里面這個是什么?(面包圈)上面的呢?(巧克力皮)還有什么?還有碎粒。
3、觀察面包圈是什么形狀的?(圓形的. 中間有洞)中間的小洞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分步驟教會幼兒怎樣制作甜甜圈:將面包圈打開(原來是用長條圍成一個圓形),想要什么顏色的脆皮,就用什么顏色的橡皮泥搓成條,壓扁,放在面包圈上面,再用各種顏色搓成碎碎,放在最上面。
4、幼兒獨立操作,可選擇不同顏色的彩泥。
5、展示幼兒作品,將制作好的甜甜圈放到貨架上。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煙花的美感特點,初步了解色彩、線條的表達方法。
2、嘗試用多種材料表現煙花的色彩和形象,感受并發現不同材料和工具表現出來的不同美感特征。
3、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Ppt
2、水粉顏料、棉簽、彩色皺紋紙、彩色毛線、固體膠
3、音樂《嚨咚鏹》
活動過程
1、隨音樂帶入活動室
2、欣賞煙花短片,引起幼兒興趣。
3、引導幼兒說一說煙花像什么?煙花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顏色是什么樣子的?亮度上有什么變化?
4、要制作一副煙花作品,說一說自己要用什么樣的材料?
5、展示教師范畫
6、教師示范如何制作煙花作品
7、請幼兒動手操作
8、點評幼兒作品
9、以模特形式展示作品,帶出活動室。
展評作品:
幼兒之間互相欣賞作品,并說明自己的煙花是怎樣創作出來的`。
活動延伸:
1、利用作品裝飾主題墻。
2、把材料投放手工區,繼續讓幼兒嘗試使用多種材料創作漂亮的煙花。
3、閱讀幼兒用書第1冊第8—9頁。
活動反思
我認為美術活動,應該多讓幼兒動手,可在這次的活動中,由于我導入部分和欣賞圖片過長,所以幼兒動手操作時間很短,幼兒的想象力沒有很好的表現出來。在讓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時,教師沒有加上適當的引導導致幼兒選擇的比較偏,我及時做出了調整,避免了部分材料不夠的情況。但從幼兒的作品來看,活動還是達到了想要的效果。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了解中國古代陵墓雕塑的藝術成就及其藝術特點。
2、通過欣賞和參觀,課內與課外的結合,體會中國古代文物文化內涵,探索藝術與社會生活及其時代之間的密切聯系。
3、使學生懂得美術的社會功能,培養學生民族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4、通過課堂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語言表達力。
教學重點:
陵墓雕刻是我國雕刻藝術重要組成部分原因。
秦始皇兵馬俑的時代背景和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陵墓雕刻其具有的藝術特點和文化背景,讓學生如何理解。
如何調動學生對雕塑藝術欣賞的動力。
教材分析:
按照教材,本課主要介紹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為什么能集中體現當時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國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國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然后按照課本內容介紹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藝術特點。在介紹的過程中,由于篇幅的問題,相對比較簡單,尤其是作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馬俑》的圖片和分析略簡。陵墓雕刻兩個藝術特點的理解需要學生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內涵。對于一些陵墓雕塑的專業名詞如“闕”“麒麟”“天祿”等也需要簡單的說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突出教學重點,并對古代陵墓雕塑進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導學生,提起學生的興趣。
教法設計:
美術欣賞課上了很多,普偏的問題是教師講的津津有味,學生聽的糊里糊涂,最后,教師提一些問題,同學因為沒有參與,很難講出個所以然來。本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興趣不是很大,怎樣讓學生參與進來是一個頭疼的問題。把班里學生分成若干四人小組,每個小組負責研究一個教學內容。是我在教學中的嘗試。
適逢秦始皇兵馬俑到杭州展覽,于是便設計本課的教學。
第一4人小組:陵墓雕塑
A同學:廣泛的了解。分配任務通過各種手段了解中國古代陵墓雕塑的藝術成就。
B同學:真實的感受。分配任務去真實的感受秦始皇兵馬俑的魅力所在。要求課堂上談感受。陵墓雕塑距離現代生活較為遙遠,真實感受、參觀過的學生并不多,課本的圖片對于雕塑來說缺乏立體感和空間感,也就失去了真實感。
C同學:負責提問題。從本課內容出發,設計3-5個問題,提問學生,學生分組回答。
D同學:課后寫小結。
教學過程:
。ㄒ唬┲庇^感受,各抒己見,引發思考。
教師:出示圖片(秦始皇兵馬俑)
你認為秦始皇兵馬俑為什么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學生:直觀感受,思考。
教師:請學生談原因
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ǘ⿲胫黝}:
[陶俑]:
■ 秦始皇兵馬俑欣賞:
教師:秦始皇兵馬俑出現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2分鐘,回答。
結論:自秦漢以來的厚葬風俗,統治階級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師:整體和局部圖片展示
秦始皇兵馬俑的藝術特點。
學生:B同學談參觀后的感受,其他同學自由發言。
結論:細膩生動的個性與氣勢磅礴的整體相協調統一。
教師:
秦始皇兵馬俑是中國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國。法國前總理希拉克參觀完說:世界上有7大奇跡,現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
那么,中國古代陵墓雕塑還有哪些呢?
學生:
A同學介紹陵墓雕塑藝術成就。
■ 漢代俑
圖片欣賞
比較:秦俑和漢俑異同點
學生:討論2分鐘,回答
結論:內容模擬現實生活,反映社會時尚和狀況。藝術手法,秦俑寫實,漢俑夸張。
[陵墓地面雕刻]:
漢霍去病墓石刻欣賞
結合歷史背景談談《馬踏匈奴》的藝術特點。
南朝陵墓雕刻欣賞
結合旅游經歷談談石獸雕刻的藝術特點。
。ㄈ┱n堂小結:
請C同學提問。
教師最后小結。
下節課安排:
宗教雕塑:
A、四大石窟是什么,開鑿的年代和各自藝術特點。
B、佛教中的佛、菩薩、羅漢、天王、力士是什么?
C、提問題3-5個。
D、我們如何認識宗教雕塑?
星期一、二中午拷貝資料。
相關資料:
■《世界七大奇跡有哪些》
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和王后的陵墓,大小共有七十多座,其中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最大。這座金字塔高146.50米,底部每邊長230多注,是用每塊約得兩噸半的200多萬塊巨石砌成的。塔內有能道、石階、墓室和各種裝飾品,至今仍矗立在開羅附近的吉薩。
巴比倫的“空中花園”是新巴比倫時期的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公元前562年)為他的王后修建的。這座花園采用立體造園技法,先修成幾層平臺,就象梯田似的,然后在每層平臺上栽種奇花民草,頂上修建水池,安上水管,以但灌溉。遠遠望去,整個花園就象掛在空中一樣,因此稱“空中花園”,又稱懸園。它位于現在伊拉克的巴格達南部,后來被埋在地下,現在已經發掘出來了。
阿泰密斯神殿是一座長約127米。寬73米的宏大的殿堂建筑,共有127根大柱子,每根柱子上都雕刻著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的神話人物,十分壯觀。它建在土耳其境內的以弗所城,后來大火燒毀了。
宙斯神像座落在希臘的奧林匹亞,它是古希臘人供奉的天神,用烏木雕刻而成,一只手舉著勝利女神,另一只手握著權杖,十分威嚴,可惜后來被毀壞了。
太陽神巨像修建在地中海里的羅得島上,據說是島上居民先把兵器熔化,然后澆鑄而成的。神像的手指頭比真人還高。這座巨像后來毀于地震。
摩索拉斯陵墓是古代加里亞國王摩索拉斯的陵墓。墓室呈長方形,頂部為金字塔形,塔上立著國王和王后的雕像。它建在土耳其境內的哈里卡納蘇,后來被毀掉了。
亞歷山大城的燈塔高180米,頂部 裝有大火爐,用鏡子可把火光傳到遠方。它位于埃及境內瀕臨地中海的亞歷山大城附近的法羅斯島上,是為航海的需要而修建的,后來毀于地震。
漢墓、漢俑、漢畫像石并稱“漢代三絕”。
鎮墓神獸分雙角天祿、獨角麒麟與無角辟邪三種,形態基本相似,均體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張齒露,目含兇光,腹部兩側刻有雙翼,四足前后交錯,神態威猛莊嚴。天祿與麒麟僅限用于帝陵,辟邪則專用于王侯墓前。
麒麟: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其狀如鹿,獨角,全身生鱗,尾象牛。多用作吉樣的象征,王者至仁則出!抖Y記》我“麒風龜龍,謂之四靈”,也借喻杰出的人。麟
辟邪:傳說中神獸名,似獅而有翼,能避御妖邪。天祿
天祿:傳說中神獸名,其狀如鹿,雙角。用作陵墓前,因品位比麒麟、辟邪低,故多為中層官僚所用,《明史》載功臣死后,墓前 “一品螭首,二品麒麟蓋,三品天祿辟邪蓋,四品至七品方趺"。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運用不同的線條和圖案,裝飾表現樹的基本特征。
2、嘗試用剪、貼、畫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創作。
3、體驗參與線描畫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圖片(包括形狀不同的樹和圖案范例)、草地背景圖。
2、白紙、記號筆、剪刀、膠棒。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教師點擊課件出示樹的圖片,提問:這是什么樹?你還知道有哪些樹?
(2)教師簡單。
2、欣賞圖片,感知樹的不同形狀。
(1)點擊課件,幼兒欣賞不同形狀的樹,鼓勵幼兒說出樹干和樹冠的形狀。
(2)教師:除了我們欣賞的這幾棵樹外,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還有許許多多的樹,他們的形狀都不一樣。有的樹干粗,有的.樹干細;有的樹干直,有的樹干彎;有的樹冠大大的,有的樹冠小小的;有的樹冠是橢圓形,有的樹冠是三角形……
3、討論線描的裝飾方法。
(1)鼓勵幼兒說說自己想用的線條和圖案。
師:“今天我們就用線描的方法來畫樹,你想用什么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你們的樹呢?”
(2)點擊課件,出示圖案,幼兒欣賞。
出示圖案一:線條相同,粗細不同。
教師提問:這個圖案是用什么線條畫出來的?他們有什么地方不同?
教師:相同的線條,可以畫的有粗有細,這樣畫出來的圖案更漂亮。
出示圖案二:線條不同。
教師提問:這個圖案里,你發現有哪些線條?
教師:不同的線條組合在一起,畫出來的圖案更豐富。
出示圖案三:線與點的組合。
教師提問:這個圖案上有什么?
教師:線條和點組合在一起,畫出來的圖案更有層次。
(3)教師:剛才我們欣賞的這幾幅圖案,都是用一些常用的線條和點畫出來的。我們小朋友在畫線描畫時,也可以試試,設計出更多、更好看的圖案。
4、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1)教師講述創作要求:一張紙上畫一棵樹,把樹畫得大一些;畫好后把樹剪下來;抹上漿糊,貼到草地上。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運用各種圖案裝飾。
5、展示與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1)幼兒互相討論:最喜歡樹林里的哪一棵樹?喜歡它的什么地方?
(2)教師,表揚幼兒的創作。
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冷暖色系的特點,體驗冷暖色帶給人的不同感受。
2、嘗試以暖色為主想象創作一幅畫。
3、提高運用色彩的能力,體驗色彩創作的樂趣
活動重點:認識冷暖色, 感知色彩的冷暖,體驗冷暖色帶給人的不同感受。。
活動難點:嘗試以暖色為主想象創作一幅畫。
活動準備:
暖色色卡、冷色色卡若干、課件圖片、蠟筆、圖畫紙若干、冷暖色的家(紙箱兩個:上貼太陽和雪花各一)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課件: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畫,大家看看畫得是什么?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太陽照在我們的身上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用動作或詞語表達。
師小結:這幅畫用紅、橙、黃色來表現太陽,看了以后讓我們覺得很溫暖。
2 、現在請小朋友看看這幅畫(冬天的.景象):畫的是什么時候?圖上有什么顏色?看了這幅畫后你覺得怎樣?
師小結:這幅畫用白、藍、綠色來表現冬天,看了以后讓我們覺得比較冷、比較安靜。
二、出示圖形課件:
1、出示暖色圖形,這些圖形是什么顏色?看了這些顏色后你感覺怎么樣?
師小結:這些紅色、黃色、橙色如同太陽給我們的感覺一樣是溫暖的,給我們帶來新的溫暖、希望,它們屬于暖色。
2、出示冷色圖形,這些圖形是什么顏色?看了這些顏色后你感覺怎么樣?
師小結:藍色、綠色、紫色好像冬天給我們的感覺一樣比較冷、比較安靜,它們都屬于冷色。
三、引導幼兒對比圖案相同、顏色不同的兩幅畫(課件):
我們畫畫時經常用到冷色和暖色,用的顏色不同給人們的感覺也會不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著兩幅圖:這兩幅畫一樣嗎?有什么不同?看了后感覺怎么樣?
師小結:這幅畫以藍色為主,藍色屬于冷色,所以給我們的感覺比較冷,另一幅畫以橙色為主,橙色屬于暖色,所以給我們的感覺比較溫暖。
四、引導幼兒欣賞名畫:
1、引導幼兒欣賞暖色調的名畫:這些畫用了那些顏色?看了后感覺怎樣?
。ㄟ@些畫主要以紅色、黃色、橙色為主,這些顏色都屬于暖色,我們也說它們屬于暖色調的畫,所以我們看了這些畫覺得很溫暖。
2、引導幼兒欣賞冷色調的名畫:這些畫用了那些顏色?看了后感覺怎樣?
。ㄟ@些畫主要以藍色、綠色、紫色為主,這些顏色都屬于冷色,我們也說它們屬于冷色調的畫,所以我們看了這些畫覺得比較冷。
五、游戲《找家》
要求:將顏色分別放到自己的家中。(分冷、暖色)
剛才我們認識了暖色和冷色,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小朋友的籃子了有一些卡片,大家看看它們是什么顏色,然后幫它們找家,把屬于暖色的卡片送到貼了太陽的房子里,把屬于冷色的卡片送到貼了雪花的房子里,看看誰送的又快又對。
游戲后集中幼兒,教師小結:我們來看看小朋友送對了嗎?這是什么顏色?它屬于暖色還是冷色?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02-17
美術陀螺教案02-07
星空美術教案02-07
蝸牛美術教案02-07
“手帕”美術教案02-07
走進美術教案02-21
《南瓜》美術教案12-01
插花美術教案12-01